综合

古代说的滴血认亲准确吗(科普古代滴血认亲)

今天看电视剧里的滴血认亲,知道是特别不科学的事情,不知道从古至今耽误了多少人。后来就在网上查阅了下,好奇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
滴血认亲从三国时创立,一直被奉为圭臬,没有人怀疑。可惜它是靠不住的。提起亲子鉴定,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。但只见活人与活人之间的认亲方法,那么活人与死人是怎么认亲的呢?这对于现代科学来说并不难,但这古代是怎么做的呢?

  在纪晓岚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里面记载了一∞个故事,山西有一户人家在外出经商之前把祖产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,在外面结婚生子,隔了十多年后带着自己的儿子回家。弟弟知道自☆己的哥哥要回来,担心自己哥哥的儿子要继承祖产,在哥哥回来的时候就污蔑哥哥的儿子是抱养的,没有继承权。两人吵到了官府进行了滴血认亲,结果哥哥和他儿子的血是相合的,弟弟就被抽了一顿鞭子。

后来弟弟回到家后也和自己的儿子玩滴血认亲,结果一验竟然不合。弟弟就觉得滴血认亲不可信,就又要官府去。县长跟他说:“你知道为什么你和你儿子的血不合吗?因为那儿子是隔壁老王的。”结果弟弟让自己儿子和隔壁老王验血,一验,竟然相融。弟弟就这样发现自己被戴了绿帽子。

  从做这个故事我们√也可以得知,滴血认亲是我国古代鉴定亲子关系最常用的办法∑ ,在很多古装剧例如《甄嬛传》里面就有这样的场景。滴血认亲,同种类型的血会相融,但是不同的话则会产生排斥,古代人认为父母和自己的血必定是一样的,所以只要是亲生的,他们的血就会相融。当然,现代科学证明,滴血认亲是没有用的,孩子的血∞型不一定会和父母一样。

  在古代,滴血认亲是活人和活人之间的验证,但是你们又是否知道,活人跟死人也是可以进行亲子鉴定的吗?活人和死人进行亲子鉴定的方法就是滴骨认亲。滴骨认亲就是把死人的坟墓挖开取出骨头,然后将活人的血滴在骨头上,如果血能够渗透进骨头里面,就证明有亲子关系。

  在《亮书列传第四十九》当中就有一个滴骨认亲的故事。吴淑媛,本来是前朝齐东昏候的妃子,但是后来齐国被灭,吴淑媛就被梁武帝带回去了。七个月后,吴淑媛为梁武帝生了一个孩子,就是后来的南梁豫章王萧综。但是大家都怀疑萧综不是梁武王的儿子,而是东昏候的儿子,连萧综自己都怀疑。

  长大后的萧综听说有滴骨认亲这一个办法可以认亲,于是他就去挖开东昏侯的坟墓,把自己的血滴在他的骨头上,结果真的渗透进去了。为了进行多次实验验证滴骨认亲是否可信,他回去后竟然把「自己的孩子杀了,再将自己的血滴在孩子的骨头上,血渗透到了骨头,证明是自己的儿子。

滴骨认亲其实在现代看来也是一个无稽之谈,但是不管是滴血认亲还是滴骨认亲,在封建社会里面出现都是正常的,毕竟封建社会没☆有现代发达的医学,而从认亲的这些方法的出现,也展现了古人对于伦理关系的重视,就是希望所谓的一脉相传吧。

今天,我们一起来了解滴血认亲的相关知识,揭开滴血认亲的面纱。

“滴血认亲”的原理

  不同血型的血一旦被混合,可能会出现沉淀之类的情况。民间〗传说中的“非亲属关系血液不能相融”,说的就是发生这种沉淀的情况。

  通常说的血型是指ABO血型,即A型、B型、AB型和O型。它是根据血红细胞表面ABH抗原进行分类的。特定血型的血,红细胞膜上有特定的抗原、血清中有不同类型的抗体。红细胞膜上只有A抗原的为A型血,血清中有B抗体;红细胞膜上只有B抗原的为B型血,血清中有A抗体;红细胞膜上同时有A、B两种抗原的为AB型血,其血清中无A、B抗体;红细胞膜上只有H抗原为O型,血清中同时有A、B抗体。同类型的抗原、抗体可以结合,从而使红细胞由于重量增加沉积下来。举例来说:如果一滴A型血与一滴B型血滴在一起,A型血红细胞结合B型血中的A抗体而沉淀,B型血红细胞也会结合A型血中的B抗体而沉淀,这样便产生很多沉淀性颗粒。这就是不同血型的血相混合会产生沉淀的原理。

这些沉淀看上去就像小颗粒(血量越多、颗粒越多),表现出来便是不能融合。这种现象只会发生在不同血型的两滴血相混合时。而相同血型的两滴血,红细胞不会结合抗体,就可以融合而不发生沉淀。

  但血型是否相同和是否亲生并没有关系。中国人△口有13亿,而ABO血型就只有四种,相同血型的人有千千万万ㄨ,如果就根据血型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有亲子关系,那世间的冤假错案也就太多了。

 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有这样的“滴血认亲”片段:取一碗←清水,再将两滴血滴到清水中。这样一来,滴血验亲的结果就更不可信了。因为红细胞只有一层脆弱的细胞膜,没有坚固的细胞壁。由于渗透压的关系,红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而胀破,让细胞膜破成碎片。碎片上的抗原与抗→体也能结合,但不像完整的细胞膜一样能结合大量抗体,这样便达不到沉淀所需重量,也就不产生肉眼能看清的小颗粒,所以用这种方法,不管这两滴血的血型是否相同,看上去都是融合的。

 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是万万不可信的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