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
和氏璧到底流落到哪里(和氏璧或许早已展现在世人面前)

国宝中最为神秘的,非和氏璧莫属。一是迄今为止仍无法得知和氏璧是什么模样的;二是和氏璧到底是什么材质;三是和氏璧采自哪里;四是和氏璧的下落。

卞和抱璞的故事, 最早见于《韩非子·和氏篇》,春秋时期的卞和得璞(没有经过琢磨的玉)于荆山。卞和采得的等于是块原石,他认为这是罕世之物,决定献给楚厉王※。楚厉王找人一看,认为这只是块普通的石头,这下卞和犯下欺君之罪,被砍下了左脚。

武王即位后,卞和又拿着和氏璧见武王,这次同样被鉴定为石头,把右脚也砍下了。文王即位■后,听闻卞和抱璞在荆山上哭了三天三夜,眼睛流出的已不是泪而是血。这次,文王命人将璞剖开,并将之命名为“和氏璧”。而后世对于记载中的“荆山”具体在什么①地方一直存有争议。

春秋战国时期玉璧

和氏璧采自哪里

一、湖北阳新

据《舆地纪胜》记载: “为卞和得璞之所。”而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则直接指出 “荆山在湖北阳新县北五十里”。

二、湖北南漳县

1983年商务印书馆版的《辞源》中引♂用汉代《孔安国传》记载 “北据荆山,南及衡山之阳。相传卞和得璞于楚荆山,即此。”另据《中国名胜词风俗》记载, 湖北南漳县城西约75公里的荆山南麓,有岩高百仞,壁削如屏,相传是卞和得璞于此。

三、安徽芜湖县

据《太玉府志》记载, “芜湖县东南十六里,介天成湖与长河之间,有大、小二山,曰大荆,曰小荆;《九域志》则记载,“大荆山即卞和得玉处。

四、安徽怀远县

据《怀远县志》记载,“荆山,县新倚也,在治西南,滨淮突起。”而《凤阳府志》及《中国名?胜词典》 也认为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,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。

五、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

怀远县汴和洞

和氏璧的材质及形状之争

据《晋书·與服志》、《玉玺谱》等记载,和氏璧 “色绿如蓝,温润而泽”,这是后世认』为和氏璧颜色的主要依据之一。一直以来,对于和氏璧的材质到底是什么?有着五种不同的说法。它们分别是: 蓝田玉、独山玉、拉长石(一种宝石)、和阗玉和々绿松石。

但主要还是蓝田玉、独山玉与拉长石之争。

据曾亲眼目睹过和氏璧的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《录异记》描述和氏璧是,“藏星之精,坠入荆山,化而为玉,侧而视之色碧,正而视之色白”。若按照他的描述,首先可以■排除的,就是绿松石。

因为绿松石在春秋时期并不罕见,且不符合侧面看是绿色,正面看是带白的特点。而和阗玉虽然也有各种不同色调的,但从□玉石的分布上讲,荆山是不可能产出和阗玉。因此,也可以将其排除。

据说秦始皇在统一天下时得到和氏璧,并且将其雕刻成传国玉玺,“命李斯篆文,玉工孙寿刻之”。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后汉书光武帝纪》及《文献通考》等记载,“其玉出蓝田山,题李斯书。” 众多□ 的史料及文献认为,和氏璧的材质应为蓝田玉。同时,蓝田玉也符合《录异记》中关于和氏璧特性的描述。

拉长石

2001年,浙江宝玉石研究所的袁奎荣教授宣布破解和氏璧材质之谜,他拉长石完全符→合“侧而视之色碧,正而视之色白”的特点。而在中国湖北的神农架和内蒙古也有宝石级的拉长石产出。

认为和氏璧的材质是独山玉的,主要依据有四,一是南阳是楚重镇,卞和是楚人;二是卞和是▲识玉者,镇平多玉人,识玉者多;三是镇?平历史上也曾有“骑帝山上多金,山?下多玉”的记载;四是镇平县至今仍有卞庄、和?营两自然村,其村民自称『与卞和有亲?缘关系。

春秋时镇平所用玉料,多属独山玉、蓝田玉、绿松石等。其中,蓝田玉和绿松石都离楚山、荆?山较远,唯独山玉与楚山荆山较近,卞和所得的玉有可能是独山玉或镇?平⌒ 所产的某种玉。

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形状的也是一直存有争议。有说和氏璧在剖开后,并没▓有再次进行加工,仍如玉璞般;有说雕成了玉璧;还有就是被秦始皇制成了传国玉玺。

绿松石玉璧

和氏璧下落的说法

按∮照历史的记载,和氏璧在五代十国以前一直有着一条较为清晰的“传承线路”,五代十国以后渐渐又掺进了一些传说,使得和氏璧的下落愈发的真假难辨。

楚文王是最先得到和氏璧的,到了战国时期和氏璧到ㄨ了赵国的赵惠文王手中。接下来就发生了“完璧归赵”的故事,最终和氏璧又被秦始皇制成了传国玉玺。

此玺用陕西蓝田玉雕琢而成,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八字。这颗玉玺经北周、隋、唐,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。

后唐末帝李从珂为石敬瑭围困自焚后,这颗玉玺◥也下落不明了。在北宋哲宗时,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,送至朝在后,经诸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,认定这就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。

公元1126年,金兵ぷ破汴梁,徽钦二帝被掠,和氏璧被金国掠走,此后便↑销声匿迹。等和氏璧再次出现时,已是忽必烈死后。而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,被叫卖于市,后为相国伯颜命人购得。

伯颜买走后,又作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举动,他竟将收缴各国的历代印玺统统磨平,并分发给王公大臣用作刻制私人印章。据说朱元璋称帝后,元顺帝携玉玺逃至大漠。至此,和氏璧算是完全无@ 影无踪了。

(明、清及民国时期发现的所谓“传国玉玺”也早被一一证实为赝品。)

既寿永昌 ,受命于天玉玺

和氏璧是否被忽略

早在明、清时期开始,就出现了众多的质疑声。认为《韩非子》中的“卞和献玉”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寓言故事,虽然战国到汉朝时的国玺也不大,只有小小的如印◆章般大小,但被制成玉璧的和氏璧太薄,根本无法制成玉玺。

现今可知和氏璧只可能是三种形状,要么仍是未雕刻的璞;要么是块玉璧;要么是像︻一方小小的印章般的玉玺,且已被磨平甚至刻上别的文字。

从春秋战至明、清时期,有着众多的帝王及王∑公大臣们的墓葬。这些墓葬中有的至今仍保存完整,但有的已惨遭破坏或盗掘,有的则是经考古后才被发现。

那么,是否可以作出一个大胆的猜测,就是和氏璧曾经就呆在某个大墓之中。以和氏璧可能出现的三种形状来看,如果和氏璧是以未经雕刻的半原石状态出现在古墓中时,无论是被盗墓者或考古人员发现,也未必会对其加以重视。毕竟这样的“石头”与墓中其它贵重的珍宝▂相比,可说是毫不起眼。

和氏璧出土遗址

就算是被制作成了玉璧或玉玺,一是从来没人知道和氏璧的模样;二是在和氏璧上并无文字,就算有也只是某位蒙古王公大臣的名字。这样一来,在无任何证据的前提下,无论是盗墓者或考古人员,一般只会认为这是墓主人的随葬之物,而将其忽视,甚至从未往和氏璧上考量。

此外,一些在古代被认为极为罕见的材质,如拉长石、蓝田玉、独山玉等,在现代人看来已不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物品了。因此,极有可能和氏璧早就被盗墓者盗取出来而流落民间。另一个可能,是和氏璧在考古时没有受到专家的重视,最终与其它墓中出土的文物一道保存在文物仓库,或出现在了博物馆。

如果真的存有这种可能,那或许和氏璧早已展现在世人面前了。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