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
美容〒养颜穴位经络图(美容养颜的6个常用穴)

小编导读

容颜永驻、容光焕发是男女老少共同的心愿,在人体众多经穴之中,就有能够延缓容颜衰老、改善皮□ 肤状态的。今天,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其中分布在人体上肢的6大常用美容穴位。


1.曲池

【归经】手阳明大肠经。合穴。

【定位】屈肘成直角,在肘◆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。

【主治】黄褐斑,雀斑,面部损容性皮肤病,湿疹,风疹,荨麻疹,日光性皮◆炎,神经性皮炎,白癜风,酒渣鼻等。

【按语】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,灸疗本穴具有清∴热解毒、利湿的功效,可¤治疗脾胃湿热、热毒上犯而致的面部色斑,亦可治疗湿热邪毒上犯而致的损容性皮肤病;本穴又有抗过敏的作用,可治疗面部皮肤过敏。

来源:《何氏美容祛斑灸∩法》

2.尺泽

【归经】手太阴肺经。合穴。

【定位】在肘横纹中,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。

【主治】容颜衰老,面部色斑,皮肤粗糙,面部损容性病变等。

【按语】本穴为手∑ 太阴肺经之合穴,面容衰老和面部色斑与肺经有着密切关系,因“肺主皮毛”,肺气的宣发使得气血上布于面部▃肌肤,则表现为面◥色红润、容光焕发;津液上输于面部则面部肌肤细腻,富有弹性,光泽亮丽。若肺失宣降、肺气不足,则容颜失养,易生色斑,肌肤粗糙。灸疗本穴可助▲肺气宣降,补益▼气血津液,又可清泻々肺热,滋阴润燥等,从而达到美容祛斑的目的。

3.支沟

【归经】手少阳三焦经〖。经穴。

【定位】腕背横纹上〖3寸,尺骨与桡骨ξ 正中间。

【主治】黄褐斑,雀斑,皮炎,大便秘结等←←。

【按语】本穴有通利三焦的作用,灸疗可治疗手少阳三焦经络功能失调与大便秘结而致的面部色斑。因三『焦经气不利,肠道传导失职引起大便秘】结,毒素不能排出体外而上犯面部,引起面◇容不华与色斑,因此,临床上一部分患者面部出现色斑是因为长期便秘所致。支沟穴具有良好○的通便作用,在灸疗时若配伍其他腧穴则效果更好。如肠燥便秘配大肠︼腧、天枢;血虚便秘配血海;气虚便秘配关元;热证︾便秘配曲池;阴虚便秘配三阴交,这样才能达到√治病求本、标本兼治的目的。

来源:《何氏美容祛斑卐灸法①》

4.外关

【归经】手少阳三焦经。络穴;八脉交会穴(通于◤阳维脉)。

【定位】腕背横纹上2寸,尺骨与桡骨◢正中间。

【主治】面部色斑,面部痤疮,皮炎,面瘫,面肌痉挛↙等。

【按语】灸疗外关穴有祛风散邪的作用,可治疗病邪上犯面部、经脉阻滞不通而致的面部色斑,亦可治疗外邪╱侵袭而致的面瘫、面部痉挛、面部痤疮、皮炎等损容性病◣变。

5.内关

【归经】手厥阴心∞包经。络穴;八脉交会穴(通于阴维脉)。

【定位】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ㄨ腕屈肌腱之间。

【主治】面色不华,黄褐斑,神经衰弱,心悸,失眠等。

【按语】本穴为手厥阴心包经ㄨ的络穴。心与→面容有着密切关系,“心主血,其华在面”,心之气血充≡盈,则面色红润;心脉瘀阻,则面色№青晦。又因“心主神志”,心神不宁可导致长期失眠多梦,继而引起面色不∏华、面部失〇神等。灸疗内关穴可补心血、活心脉、祛瘀血、养心神,从而※达到美容养颜、祛斑抗衰的目的。

来源:《何氏→美容祛斑灸法》

6.合谷

【归经】手阳明大肠经。原穴。

【定位】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

【主治】容颜衰老,黄褐斑,面疣,痤疮,皮炎,面瘫,面肌★痉挛等。

【按语】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阳明经循行于面部。古有“面口合谷收”之说,意为面容的正常与否与面部色斑等损容性疾病均与∏合谷穴及阳明经有关。灸疗合谷穴,一可补阳明」气血,以养容颜;二可通阳明经络,维持面部气血运行;三可驱散病♀邪,起养荣祛斑的作用;四可治疗损容◣性病变而达到治病防衰之目的。本穴ξ 是美容祛斑灸法最常用的腧穴之一,与其他腧穴相配伍,相得益彰。

中医美◥容图书

知道了应该选哪些穴位,如↓何刺激穴位效果好呢?其中非常推荐的一种方法♀就是艾灸。通过ω辨证艾灸特定的穴位,可以起到更好的美容养颜、改善肌肤的效果。具体应□该如何操作?这本图文结合≡的中医艾灸美容书推荐给您——

《何氏美容祛斑卐灸法》

“灸法”与“美容”是社会上的热︼门话题,针灸美容有很好的疗效,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绿色疗法←,因其没有毒副作用,被美容业推崇☉与追求,已广泛》的应用。其中,灸法美容的疗效独特,方便实用,更是一朵艳丽的◆奇葩。

本书作者是权威的中医专家,针对美容祛斑这一主题系统总结№了美容祛斑的中医学理论№,分析面容衰老、面部色斑的病↑因病机,探讨美容祛斑灸法的作用机理,提炼了美容祛斑的↓常用灸法。结合自己40余年的临床经验,在何氏药物铺灸疗法的基础上,创立了〖何氏美容祛斑散,创新了美容祛斑面部灸法、美容祛『斑脏腑灸法、美容祛斑冲任灸法、美容祛斑循经灸法、美容祛斑回旋』灸法等,形成何氏美容祛斑灸法体系。


版权声明

本文部分内容选自∑ 《何氏美容祛斑灸法》(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何天有 何彦东编著),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,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。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☆图网,版权归原作『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!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