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
几次台海大演习(96台海危机二代对准三代)

25年前,海峡之间可不像现在这么平静,“千军万马→渡海峡,万里惊涛把路开”这是新闻对当时东南沿海演习的高度肯定。虽然演习场上硝烟弥漫、炮声隆隆,但是回归现实不论以现在的眼光还是当时的现状,很明显在美国双航母介入后实力对比悬殊,要想登岛上岸取胜完全没可能。

当时台海危机】之严峻远超想象,海峡之间火药味十足就差扔个烟头点个火,所谓的“对峙”都已经不再适用危机一触即发。引用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:这场危机将一ㄨ大批有志青年逼成军迷,同时将一大堆对岸青年逼得夜里在睡袋里∮哭泣。从现在双方现状看这段描述特别准确,那么当年如果美国航母不介入的话,解放军是否有能力获取台海制空权?

美军航母

美军双航母足以改写战局

兰德公司曾对中美空军实力有过详细解读,认为当时在◣台海制空权争夺战中,美军只需要7天时间动※用0.8个联队就可以轻松获胜。大概以57架战斗机消灭我方50%空中参战力量,当然如果想更干脆解决战斗直接动ぷ用两个战斗机联队就够,也╳就是当时双航母上的150架各式☆舰载机。不要认为兰德这种图纸作业计算太精确会不会是笑话,实际上以舰载E-2预警机、EA-6B“徘徊者”电子战飞机进行辅助支援,以F/A-18“大黄蜂”、F-14“雄猫”战斗机执行压倒性攻』击,在质量及代差优势面前还处于机炮格斗的解放军完败。

正是由于美航母的出现改变了两岸实力相对平衡,因此我们通常将登岸夺岛受挫理解为美国太⌒ 厉害。那么排除美军双航母带来的附加战斗力之外,当年两岸空军真实的战斗力对比其实并不意外,如果解放军不计代价强势攻击,最好的结果很可能是惨胜。

美航母标配舰载机

F/A-18“大黄蜂”、F-14“雄猫”战斗机

对岸空军准三代略占优势,预警机▽全面压制

90年代初,台空军正在由二代向√三代转型中,包括自研先进战机以及外购,如果一切顺利在很快就可以实现三代化进程。不过不可预见性的事情很多,虽然经过一轮努力到了96年主力战〗机开始逐步进入准三代水平,但刚好碰上台海危机立刻就显得捉襟见肘完全不够用。

当时能用机●型包括F-104战斗机、F-5战斗机、IDF战斗机,装备数量分别达到约200架、300架及60架,前两者经过改进升级部分具备中距拦射能力,IDF战斗机属于对岸自研本身定位就是三代机性能自然更强。主要问题是三代的不够彻底,过♀渡期老式机型不能一刀切全部淘汰,新式IDF战斗机处于批量生产初期,至于外购两款机型都还在等待交付中,但即便如此还是略占上风。

F-5战斗机

F-104G战斗机

1989年,法国和台湾基本就已谈妥60架幻影2000(幻影-2000-5)出口合同,但实际交付直▂到1997年才开始。合同包括了48架单座型,以及12架双座型,配套960枚“米卡”中程空对空导弹、480枚“魔术”近距ξ 格斗弹,第一支幻影2000中队更是延后到1998年才成立。

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F-16(A/B Block20)身上,1992年美台就已经达成120架军售协议,但是直到1996年7月台海危机过去首架生产型◥才正式下线。不知道美国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没赶上,到了1997年4月首批两架F-16才开始交付,第一个F-16战斗机中队到当年10月才◥正式建立。幻影2000和F-16是标准的三代机,从服役情况来看在当时绝对是主力王牌,如果台海危机期▓间已经交付,那么解放军将面对的对手跟两艘美航母舰载机差不多。

幻影2000战斗机

F-16战斗机

外购不给力别人的东西交货由不得自己,原来订购250架自产的IDF战斗机,由于和美法下单买飞机直接影响到资金,因此在1991年将需求╲量缩减为130架。相比之下IDF战斗◣机交付速度就快很多,扣除首批4架原型机从1992年开始交付生产型,截止1996年总计58架(当年还交付12架实际可用超过60架)。

90年代套上主角光≡环的IDF战斗←机外界相当看好,整合多种国外飞机设计、制造技术,9个外挂可以携带大量近中距空空导弹,以及其他各种配套弹药,综合性能等同于三代多用途战斗机,唯一缺点就是发动机推力较小但不影响其短距空优作战。

IDF战斗机

也就是说台海危机发生时,对岸ζ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就是约60架IDF,配套自研“天剑二号”中距弹。再加上还有一款真正的杀手锏——E-2T预警机,作为现代战场战斗力倍增器,几乎视战场为单向透明,特别是在海峡这么有限的距离内可以看的一清二楚。E-2T预警机可以发挥超♂强优势,升空警戒解放军战机来袭并指挥截击,如果配套超视距导弹面对二代机几乎完胜,唯一缺点是仅装备一架无法24小时监控。

IDF战斗机发射天剑二号

E-2T预警机

解放军二代水平处于下风,仅有24架苏-27救急

又得把兰德公司专业报道请出来,1996年解放军空军装备水平差到什么程度,这家公司弄了』个图表一目了然。空军装备各式战斗机数量高达4400多架,这种规模放眼全球能排上号的没几家,但仔细一看里面居然还有大量一代机(表中对应二代),而且还占了3700多架这比〓重不是一般高。都到了超视距作战时代,总不能让歼-5、歼-6扛着机炮升︾空玩近距格斗,所以真正能打能战的只有570架歼-7、130架歼-8战斗机,以及24架充当奇兵的苏-27战斗机。

空军实力

盘点能用飞机就这么多,其中能打中距弹的飞机也仅有两型,少量紧急改装后的歼『-8II以及24架苏-27SK战斗机。问题是歼-8II配套的“阿斯派德”中∏距弹只有20枚,这款导弹从意大利原装进口用来仿制,情况紧急用改装使用但数量实在太少,就算让歼-8II携带升空连一轮齐射都不够用。对比双方当时两款中距弹性能,“阿斯派德”空空导弹,最大射程80公里,最大飞行↘速度5马赫,预制破片战斗部重34公斤。对应“天剑二号”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,最大射程60公里,最大飞行速度4马赫,22公斤高爆破片战斗部。

歼8II携带“阿斯派德”

苏-27战斗机

以这种实力要想获得制空权简直就是空话,要知道这些战机不可能全部用于台海,本身数量就有限再加上质量也不行最理想》也是惨胜。最悲壮的还是歼-5、歼-6这些老飞机(或改为无人机),出于战术需要升空充当靶机吸引中距弹攻击,然后由歼-7、歼-8跟进进入近距○格斗空战。这样一样〓才能发挥小飞机格斗“优势”,纯粹以数量优势消耗对方弹药,迫使对手进入近距抵消质量上的优势。

当时的战术模式称之为“突破中距”,在对阵IDF等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机型时,在第一轮消耗完歼-5/6这种飞机后⊙,由苏-27战斗机利用雷达探测优势,在超视距外发现并发射╱R-27中距弹。然后跟进的歼-7E、歼-8B等机型立刻来个90度急转弯,以分合夹击方式避开IDF战斗机雷达锁定,然后在付出一定代价后突破中距进入格斗环♂节。

就算进入近距格斗也很考虑∴技术,当年歼-7E双三角翼改型机动性还算可以,但如果是歼-8这种高速机的话实在不容易。战术安排上要快速占位进入近距离,然后利用PL-8空空导弹有限迎头攻击能力(6-8公里),选择合适时间精确开火求得险胜。

歼-6无人机

歼-7E战斗机

歼-8发射PL-8空空导弹

实力不允许,取得制空』权太难

考虑到正常防空训练部署需要,空军能用于台海的战机总量不会多,相比对岸实际上没有太大优势。就算以这种不计代价的战术攻击,真正突破〓中距完成最后的狗斗,这种损失将是巨大的。而且对方空中有预警机不会轻易相信欺骗战术,再加上海面及地面防空力量同样强大,这种体系拦截下就算取得制空权代价可↘能很难接受。

歼-8II战斗机

IDF战斗机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