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
二十四节气大暑的介绍(廿四节ξ 气小暑)

六月节。《说文》曰:暑,热也。就热▲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↓也。

——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

小暑·三候

初候,温风至

二候,蟋蟀居壁

三候,鹰始鸷

  • 初候,温风至

至,极也,不是“到”的意思。温热之风至此时已极矣。

  • 二候,蟋蟀居壁

蟋蟀生土中,此时羽翼稍成,从土里钻Ψ出,居于壁穴。蟋蟀是种好斗的虫,夏末,秋气初生,六月蟋蟀搬〓家,七月蟋≡蟀远飞野外而斗,皆因』感到初起微弱的秋天肃杀之气之故。

  • 三候,鹰始鸷

一说“鹰乃学习”,“习”的本意◇就是小鸟挥动翅膀练习飞翔。为迎肃杀的秋№气,幼鹰已经开始跟随着老鹰学习飞行捕猎。

小暑·起居

避暑气,避浊气

小暑温风至,不仅闷热,就是有风,风中的热气也达到极致。中午尽量不要外出,以免中暑。

伤暑有时未必立马发作,也可能暑邪内伏,暂时无事,至◣秋凉气收,邪正相搏,发︼为寒热交作的疟证。《内经》云:“夏伤于暑,秋必痎疟”。

临水的亭╳榭,深☆山的寺庙,是古人避暑的首选。但就⌒算有风送荷香来,终究是“荷花入暮犹愁热”(杨万里《暑热游荷花池》),纵然“兰若静复静,茅茨◣深又深”,犹不敌“炎蒸乃如许”(曾几《大暑》)。即便环√境幽静,无人烦扰,欲ζ静心凉身也是大需功夫的。

人人避暑走如狂,独有禅师不出房。非是禅♀房无热到,但能心静即身凉。

——白居易

另外,不仅是炎热,暑多挟湿,在湿热的气候下,浊物产生浊气,弥漫在空∞气中。我们要尽量远离垃圾桶、下★水道口等污浊场所。我们也可以通过熏香抵御ω 这种湿热浊气。

夏天睡着的时候防御最弱

不得于星月下露⊙卧兼便,睡着使人扇风取凉,一时虽快,风入腠里,其患最深。

——《琐碎录》

夏勿露卧,令人皮肤成癣,或作面风。

——《遵生八笺》

夏天再热,也不宜裸睡,尤其不能露天裸睡。

夏日入眠之际■,是人体抵御外邪最弱的时候。一是天热毛※孔打开,二是寐∞时卫阳入里,等∮于城门大开,守门的士兵也回家了,真真是“空城计”了。

有的人觉得开空调不好,但又热得睡不好,就开着电扇直吹,风邪直侵,以至于第二天起床会有头晕、流涕、腹泻↙等症状,甚者发皮肤病或脸肿,气血非常虚弱的人还可能会因此中→风。

因此小编≡认为,睡觉时风【扇直吹的危害,远甚于用空调降温。热得♀睡不着,宁可开空调,但室温不能太低,至少要盖条▲毯子,当然更不能让冷气直吹自己。

空调的△利弊

无慧

心静自然凉」。你竟然为空调说好话!

平儿

哈哈,你不要对我这样的下士讲上Ψ法。

空调不仅可←以降温,还能排湿,简直就是闷热潮湿的暑气的克星。毕竟大多数人没有禅师那样的心境,不开空调,躁热心烦,工作、学习、睡觉都不踏实。

但是,我们必须避免过度和错误地使用空调:

  • 避免在大汗后马上入空调房,最好先把汗擦㊣ 干,换上干的ξ 衣服。
  • 忌处空调出风口下。
  • 空调室温不宜过低,尤其⊙是睡觉时,一般不低于▆▆27度,且最好再盖条薄被。
  • 公共场所的空调室温如果太【低,该加衣还是得加。
  • 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,夏季每天都要适量出汗。

阴暑者,因暑而受寒者也。

——张景岳

空调的罪过源于人的滥用。到医院一看,大夏天伤于寒的人比伤于暑的人@还多,空调病△泛滥。空调病在◆中医看来属于中阴暑。夏天腠理是¤打开的(故易出汗),若外〒受寒邪,则腠理骤闭,暑湿(或寒邪)内困而出现发热恶寒,头痛无汗,肢体酸痛等症状。

我们平时说的中暑是中阳暑。阳暑易避,阴暑难防,因为阴暑都是①爽出来的嘛。

小暑·饮食

酸梅汤 · 生脉饮

是月可食乌梅酱止渴。方用◣乌梅捣烂,加蜜适中,调汤微煮饮@ 之。水泻渴者,以梅加□ 砂糖、姜米饮之,不渴。

——《千金月令》

夏季解暑饮品众多,而酸梅汤☆永远是它们的王。

炎炎夏日,人心浮躁,最宜喝一杯酸梅汤。它不仅能生津止渴,还能收敛心神,使人平静。

乌梅、甘草、山楂是酸梅汤的三味必不可少的原料(因含山楂,故孕妇◣慎饮)。

网传有个宫廷版酸梅汤,用料不多,但非◆常考究精到。除了ω上面三味,它里面还加了乌◆枣(熏制的大枣)和红豆蔻这两味温性食材,兼顾了脾胃,乌枣补脾胃之津液,但不似大枣般滋腻而偏灵动。而加红豆∴蔻,则功同《千金》中的乌梅酱加生姜,辛温化湿,可解水湿内停而致的∞口渴。

虽然酸梅汤冰镇的↘饮法古已有之,但脾胃偏¤弱的人还是建议暖饮或常温的。

三伏时用门冬、五味子、人参泡汤代ω 茶,谓之参麦散。消渴生津。

——《遵生八笺》

夏天不能不出汗,但出汗过多,气随津脱,就容易造成气阴两虚之证,人感〇觉很倦怠无力、气短懒言、口渴心烦。

善于补气生卐津、收摄津气的生脉饮,或许可以让※你“脉动”回来。生脉▲饮由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组成,其中人参强心气,麦冬清心火,五味敛心阴。心主血脉,血脉得养,津敛神安,烦渴自除。

生脉饮虽好,亦有避忌,若痰饮多,以及感∑ 冒期间,都不宜饮↑生脉饮。

祛湿,更要▃调顺气机

一方面生津,一方面还要祛◥湿。两者并不】矛盾,而是相辅相成的,祛湿和养阴相配合,是防治暑邪的关键。津是人体能用的∏体液,而湿属邪,不能为人体所用,反而会造成伤▲害。

常见可▼用荷叶、扁豆、薏米、西瓜皮、冬瓜这些芳香化湿渗淡利湿的食Ψ材煲汤或煮粥,甜咸皆宜。如冬」瓜薏米老鸭汤、扁豆荷叶粥々等,都是消暑祛湿的经典食方。

广东的气候条件是比较湿热的,我们可以参考粤式煲汤中常用的鸡骨草、五指毛桃、土茯苓这些常食材。这些〖食材的好处还在于它们触及了一个根本问↘题:

喝下∑ 去的东西要成为有用的,是需要来化的,若气机郁滞那就易生水湿ξ 痰饮,痰湿本←身又会反过来郁阻气机。

像鸡骨草不仅清热利湿,还能疏肝解郁;五指█毛桃解郁行气,同时又能补气,补而不滞;土茯苓祛湿热是一把好手,但需要注意的是土茯苓忌茶

若是因『过食生冷、脾阳虚弱而导致的寒湿困脾,则】宜用生姜、豆蔻之类的辛温之品来「化寒湿。

西瓜的◇利弊

甘寒。清肺胃,解暑热,除烦止渴,醒酒凉营,疗喉痹口疮。治火毒时证,虽霍乱泻痢,但因暑火为病者,并可绞汁灌之。以极甜而作梨花○香者胜。一名“天生白◣虎汤”。

——《随息居饮①食谱》

西瓜甘寒,能︼清肺胃之热,热扰心神则↓烦,故热清而烦除。亦能生津,夏季多汗,汗多则津伤,津不足则渴,故津生而渴止。

西瓜汁有“天然白虎汤”之誉,解暑热之邪,盛夏外出劳作而中暑的人〓,可以用西瓜汁√救急。

除ω了解暑外,西瓜还有◣个很大的功能——利水。瓜吃多了,尿也多,利水∩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,夏天也确实需要祛湿的嘛。但是,过度利水则会伤阴,所以有时候西瓜越吃越渴,甚至反而上火了,其实就是伤阴了,阴虚上火,是虚火,就不能◤吃瓜清火了。而∴适度吃瓜是生津养阴的。

西瓜作为寒凉水果◢的代表,吃多了损阳气,自不必★多言。体寒、大便溏泻、病后产后阳气虚弱者都要少吃或不吃。

所以,吃瓜的姿势错误,既伤阳,又伤阴。

小暑·导引

▲ 谢青云先生行功图,转载自《家庭中医药》杂志

  • 最佳练习时间:

每天早晨1点到5点(今人用于保健,可不必拘于练╱习时间)。

  • 功法:

1. 两■手分开在身后按住地面,一脚弯曲,脚背着地,使大腿压在小◆腿上,另一腿前伸√。

2. 吸气挺胸,挺腰,收缩会阴,伸直的一只脚以大脚趾带动整个脚面向前伸,略停片刻后,呼气放松,伸直的脚面收回。

3. 左右各做15次,然后行叩齿、吐纳、咽津液法。

  • 功效:

此式以拉伸脾经,扩充锻炼心肺功能为ㄨ主,从而调理相关经络病症或湿↑邪引起的相关症状。如腿、膝、腰部位聚集的风※湿邪气,及脾不运化→导致的体内湿气过重,肺部胀满,体≡内湿气重导致的津液不能上承所引起的咽喉干,喘咳等。

另外对缺盆(锁骨上窝)部位疼痛,肚脐部位嘈杂,右小腹胀引起的腹痛,手不能屈伸,身体沉重,半身肢体⌒或肌肉的运动障碍、麻木,健忘,哮喘,肛门脱出,手腕无力,情绪不稳、喜怒无常等都有调理效果。

小暑·音乐

《渔樵问答》曲意深长,神情洒脱,而山之巍巍∏,水之洋洋,斧伐之丁♂丁,橹歌」之矣乃,隐隐现于指下。迨至问答之段,令人有山林之想。

——《琴学初津》

为什么小暑推荐这曲《渔樵问答》呢?渔在水,樵在山,山水皆为避暑之地。从内在精神和人文来讲,山水是避熙◎攘名利,处炎嚣之外∑ ,自得清〗凉自在的地方。

“渔樵”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意↙象。

古今兴废有若反掌,青山绿水则固无恙。千载得失是非,尽付渔樵一话而已。

——《杏庄太音续谱》

刘大绅有两句非常棒的诗★句:“青山青史谁千古,输与渔樵∑话未休”。无论是@作为自然的青山,管你兵卒或将帅,终归是“同体】托山阿”,抑或是作为文明的青史,碧血丹心,又谁解“左列钟铭右谤书”的无奈。无情而永恒的大自然是时间的胜者?有情却无常的人类史是定义的胜者?

而这青山青史的千古胶着,到了渔樵那里,他们就像青山的化々身,与世无争,却又不离青〖史之谈,有哭有笑,有乐有愁。这种胶着就这样被如◣此简单地消解了,获得了自由。

有一天,渔樵会出仕当将军,将军会归隐为渔樵。他们也可能是青山中的一粒,青史中的一笔,无论毁誉如何,埋骨何方,他们的心里都藏◎着青山青史,藏着天地众生。

小暑·说暑

三伏

“三伏”是初伏、中伏↓和末伏的统称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♀节。而这个“三伏”的“伏”字,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。

夏至后第三□个庚日开始为头伏(初伏)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(二伏)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(三伏),头伏和末伏各十天,中伏十天或二十天,“三伏”共三十天或四十天。

以今年(2018年)为例,夏至后第三个庚日,即头伏在7月17日(庚戌日)。

然后∴再过十天是7月27日(庚申日),为中伏◤开始。

因为∞立秋后的首个庚日,即末伏开始在8月16日(庚辰日),使得中伏占了两个庚日,有二十天。故而今年的三伏时间共有四十天。

暑证分阴阳

夏令主火,而季夏之月又名长夏,以湿土寄旺于四季之末月(一说每季【后18天)。故长夏之月,火湿合化,暑气弥漫。

人在湿热蒸迫的环☉境下,若正气》有隙,暑邪从◣口鼻吸入而首先伤肺,也伤了上焦气分,气机不利,则人饮食所化的水谷精微反而变成湿邪,所以暑证必夹湿。

热为阳邪,湿为阴邪,故暑证分阴阳。若热胜于湿,则为阳暑;若湿胜于热,则为阴暑。

烈日№下劳动大汗者,津气有亏,暑邪得侵,由肺入心,以致发热多※汗,大渴引饮,头痛心烦,即所谓中暑也,是为阳暑,治须益气清※热,保肺清心。

阴暑多由风寒所闭,水湿所袭,而汗不泄,经络多壅,以致头痛身重,身热无汗。

暑月静养,政令亦然

是月也,树木方盛,乃命虞人入山行木,毋有斩伐。不可以兴土功,不可以合诸侯,不可以起兵动众,毋举大事以摇←养气。毋发令⌒而待,以妨╱神农之事也。水潦盛昌,神农将持功,举大事则有天〇殃。

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暑月的养生原则大致可以说是一个“静”字。而这个原则不局限于养生,在社会、政治、军事等方面也是一以贯之的。

依《周礼》,季夏之月不可砍伐树木,不可兴起土方工程,不可兴兵打仗。总之,夏主长,不宜发起什么』大事来动摇正●在“养长”的天地之气。

在农∑ 事方面,这个月土地潮湿,天气蒸热,时下大雨。农民面对这些恶劣的气候,要做好除草、防虫、肥田等工作,所以朝廷不宜发起徭役之令而影响稼穑。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