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
雍正王朝皇上与佟国维对话解析 混到佟国维这个级别

“热河狩猎”归来,康熙皇帝于朝堂之上公开宣布“太子不尽职、不修德,深失朕望”,将身↓居太子之位长达30余年的胤礽废黜。而后,康熙皇帝似乎还没领教够皇子夺嫡的烦忧,本着一副“看热闹不嫌事大”的原则,又下达了两份谕旨:

1、“张廷玉,明天代朕去天坛,宣读废黜太子胤礽的诏书,告祭天地。”

2、“佟国维,再拟一道谕旨,速寄各省督抚,昭告天下,朕要在诸皇子中另择新太子。地方二品以上官员,在京四品以上官员,都可以择贤举荐。”

国之储君的废立毕竟是头等大事,“告祭天地”,既是必须完成的废黜流程,又能充分表明〓康熙皇帝废黜胤礽的坚定决心,让“地方二品以上,在京四品以上”的官员们能够绝对放心地投身于这场站位选择中。只是,这里有个问题:“告祭天地”的大臣,为何是上书房排位最末尾的张廷玉?

首先,“告祭天地”是中原地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,让朝廷的汉臣领袖“代行”合情合理;

然后,这是康熙√皇帝对张廷玉“智怼”太子师傅王掞的奖赏,赏罚分明就要时时处处表现,才能拉拢朝臣、维护权威。

再者,久侍御前的张廷玉,凭借着“绝对忠诚”、“深通上意”“中立态度”等三大法▂宝,逐渐取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和倚重。再加上张廷玉在“刑部冤案”中↑的高明处理,康熙皇帝对张廷玉的倚重已经上升到了一★个新的高度。也就是说,从现在开始,康熙皇帝开始逐步抬高张廷玉的声望和地位,为其顺利成为“上书房首辅大臣”做准备。

“代天子行∩事”,就是提高张廷玉朝廷地位的最有效办法。

关于第二道谕旨,也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:康熙皇帝为何要选择“公开议举”的方式,来选择新任储君呢?

皇位继承人的选择,虽然是关于@ 江山社稷的国之大事,但其本质上也只是康熙皇帝的“家务事”而已。只是,这次储君的选择对于康熙皇帝而言,有着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。

首先,康熙皇帝废黜太子胤礽的决定是混乱局势下的“乾纲独断”,事先没和朝臣商议。就算太子胤礽再有错,他毕竟是当了三十多年的储君,康熙皇帝此举怎么看都有点“一意孤行”的味道。为了弥补废◆黜决定对其正面形象的影响,康熙皇帝也只能用“公开议举”的办法重新选△择储君。

再者,在叛军逼宫、太子被废的整个过程中,诸皇子夺嫡的局势几乎公开呈现于康熙皇帝面前,直接威胁着康熙皇权的稳︻固,威胁着朝野局势的安稳。为了彻底弄清朝野势力分布,弄清诸皇子背后的势力划分⌒,康熙皇帝采用“公开议举”的方式来试探⊙诸位皇子,也属“不得不为之”

最重要的是,在皇八子胤禩继位呼声越来越高的当口,康熙皇帝做出如此决定,表面上看几乎是摆明了要将皇√八子胤禩推到储君位上。但同时,这也@是极为常见的“捧杀”办法,也是最容易让皇八子胤禩得意忘形、漏出破绽的办法。也就是说,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“其心可诛”的评价,开始转变成实际行动,予以具体●压制了。

好了,有了这个前提,我们再来看下时任“上书房首辅大臣”的朝廷一把手——佟国维@ 的具体应对操作!

朝会以后,佟国维被官员们围住,问及这位朝廷一把手的推举意见,佟国维如此回应:

“我看眼下八爷还只有五成胜算,还不到∞时候,咱们得等他有了七成以后再出手,别急!告诉他们,都不要急,先看看再说◣吧!”

从这句话中,我们能够得出三方面的信息:

1、鉴于“刑部冤案”中的突出表现,鉴于“热河狩猎”中的超然地位,皇八子胤禩已然成为呼声最高的继任储君人选。可尽管如此,佟国☉维依然给出了“先看看再说”的明确↘态度,这说明他的原则依据和为官原则只有一点,那就是一切遵从康熙皇帝的意愿行事。也就是说,佟国维绝非坚定的“八爷党”成员,而是坚定拥护康熙皇权的朝廷大佬。

2、虽然是“上书房首辅大臣”,但佟国维还不足以决定“议举新〇太子”的整体走向,更不足以影响康熙皇帝的最终决定。

3、“议举新太子”,佟国维绝不会保持中立态度,而且还会主动↘出击,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朝野影响力度,从而№引起康熙皇帝的注意,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。

能混到佟国维这个级别,不管▃是智商还是情商,都是修炼到一定程度的精怪人物,不说是预知未来,但绝对能够做到“走一步,看三步”的大局规划。太子胤「礽被废,新任储君呼之欲出,势必ξ会引发朝野势力分布的重新洗牌。

那么,佟国维接下来该怎么做?

要么,趁此乱局拉拢朝臣、培植势力,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朝野地位和影响;

要么,剑走偏锋,故意和康熙皇帝对着干,逼着康熙皇帝做出让步,为自己的家族后辈铺设仕途基础。

事实证明,佟国维选♀择了“剑走偏锋”

只是,这是不是我们的过度解读呢?如何才能证明佟国维在此过程中的诸多行为,都是故意为之,都是故意和康熙皇帝对着干呢?

我们用两条证据能够证明:

1、选择新任太子,康熙皇帝真就愿意“一惟公议,绝无偏失”?

8岁登基的康熙皇帝“除鳌拜、平三藩、收台湾、平噶尔丹”,用“虽曰守成、实同开创”的历史功绩成就了“千古一帝”的威名;《雍正王朝》中的康熙皇帝『更是牢固掌控皇权,能够绝对威慑朝臣的霸气君主。如此君主,会将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权力下放,而且还本着“一惟公议,绝无偏失”的基本原则?

当然不会!

久润官场,久侍御前的佟∞国维,不可能不清楚康熙皇帝的脾气秉性,更不可能∮不知道康熙皇帝的“帝王心术”。所谓“事ω 出反常必有妖”,康熙皇帝下放权力反常,佟国维当真︼的顺其旨意行事,更是反常。那么,这种“反常”就只有一种合理解释,康熙皇帝希望趁机达到某种目的,佟国维亦然。

2、康熙皇帝对张德明的评价,佟国维真就当』真了?

为了能够顺利成为新任储君,“八爷党”自〓导自演了一出“鬼喊追鬼”的戏码,用“八大王”、“八王大”的荒唐言论攒足了人气。

但面对如此拙劣的戏码,康熙皇帝竟然给出了这样的态度:

“江湖术士的话,也不能一概视为妖言,因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部分民意嘛。”

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佟国←维竟然据此认定了康熙皇︾帝的“真实意图”,对自己的手下如此安排道:

“局势越来越明晰了,皇上心里默认的太子,八成是八爷。你们赶紧联系手下的人,联名上个公折保举八爷。”

康熙皇帝给出如此态度的目的何在?

制造假象,让皇八子胤禩背后隐藏的势力自动现身!

那么,佟国维真就╱觉得“皇上心里默认的太子,八成是八爷”?

注意佟国维的安排——“联名上个公折保举八爷”!

既然皇八子胤禩的储位名位已经被默认,佟国维为何不要求下属按照康熙皇帝的旨意——“择贤举荐”,非得弄个“联名公折”

很明显,佟国维的目〒的不在于推举皇八子胤禩,而▆在于让康熙皇帝看到自己朝野势力的异常强大和潜在威胁。

只是,康熙皇帝随后释放→胤祥的举动,让佟国维的全盘计划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。

“人心搞乱了,许多原来答应推荐八爷的官员,如今都在观望了。”

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展,佟国维势必会失去和康熙皇帝“对着干”的砝码,无法实现家族辉煌延续的目的。

当然,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皇八子胤禩而言,更是无法接受。所以,佟国维并未主动出击,而是静静等待“八爷党”成员的主动登门!

“稳住”,永远是成大事的先决条件!

面对朝臣们的慌〓张,佟国维只给出了№两句话:

“诸位只要以我大清的江山社稷为重,为国☆举贤就是,不必有更多的疑虑。”

这句话虽然没有提及皇八子胤禩,但却几乎表明了对皇八子胤々禩的拥护态度,更为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们指明了道路,省去了◆担忧。

不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,你们的推举是“为国举贤”,是“为我大清的江山社稷考虑”,说到天边你们也有理。至于康熙皇帝释放胤祥的目的何在,不该你们考虑,也不必∴当成自己推举的影响因素。

好了,有了佟国维的这句话,那些拥护皇八子胤禩的朝臣们,安心了!

对于那些¤持观望态度的中立官员们,佟国维给出了第二句话:

“不能勉强!倘若这些人是真心举荐谁,又不愿意单独上折子,联名上个公折也是可以的。”

同样没有提及皇八子胤禩,而且还强调了“不能勉强”的公平态度卐,却也同样表明了拥护皇八子胤禩的鲜明立场。更重要的是,佟国维仍旧给出了“联名公折”的推举办法,已经逐渐崩溃的计划再次被佟国维扳了回来。

在康熙皇帝几乎表明※了对“推举新太子”的态度后,佟国维自然不能再明确表示对皇八子胤禩的拥护,但为了能拥有和康熙皇帝交换◥的资格,佟国维又必须让朝臣继续对皇八子胤禩∞的支持和拥护。如此情况下,佟国维就必须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,既要隐藏自己的拥护态度,又要让朝臣们坚持自己的选择。

两句话,佟国维看似⊙什么都没说,但却又将所有事都说清了!论罪过,佟国卐维什么都没说;论目的,佟国维却把一切都指明了!

这就是康熙皇帝为何“宴请”佟国维,而不是直接将其治以“结党营私”罪行的重要原因所在。

参考资料: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——《雍正王朝》

(本文仅基于《雍正王朝》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,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,个人观点,欢迎提出批评意见!)

,